当前位置:首页 >> 我是华丽的分割栏目
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交流材料
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主管、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社会公募性基金会,是助推青年创业、以青年创业带动青年就业的坚强后盾。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3月19日;4月3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为基金会成立题写贺词“为青年创业插上金色翅膀”;经河南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民政厅等批准,获得2009年首批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2010年8月更名为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下简称“基金会”)注册资本400万元整。
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传播创业理念、弘扬创业精神”服务宗旨,坚持“引导、扶持、奖励、培育”的原则,围绕基金会宣传、募资和项目运作,积极整合各种渠道,扩大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努力树立起青创基金会服务全省青年就业创业的品牌地位。在基金会宣传、活动、募资、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为进一步提高基金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基金会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开展宣传:
1.借助海报宣传。专门印制海报20,000份,通过向各级团组织及青年创业服务组织机构寄发,联系各高校团组织及青年志愿者就近向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学校、社区、广场、车站、商场、街道、酒店等人流密集场所张贴,面向社会开展广覆盖、宽层次、多渠道的宣传;
2.借助传媒机构宣传。从11月中旬开始,依托分众传媒,在全市所有数字传媒和部分楼宇框架同步播放基金会视频、平面广告,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宣传;
3.借助网络宣传。积极借助团省委网站、豫青E网等网络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多方筹措资源不断优化河南省青年创业网(www.hnsqc.com),发布基金会及相关活动信息,加强基金会的网络宣传;
4.借助“青种”开展品牌宣传。通过为基金会设计标示等,开展统一宣传活动,树立了基金会的品牌形象;
5.借助传统媒体宣传。截止目前,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新闻媒体先后12批、80余篇幅对基金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借助冠名河南电视台第九频道《中原创业》栏目进行形象宣传,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宣传,提升了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
6.借助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进行宣传。及时向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汇报工作,在其专门开设的“各地动态”专栏对河南基金会及其他省市基金会的工作予以报道,且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相关新闻连续2个月位于各地新闻头条。
7.借助活动开展宣传。基金会联合东方今报主办“职等你来”大学生就业力挑战赛,东方今报连续一个月大篇幅连续宣传基金会和该活动,扩大了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
8.基金会还借助举办“2011河南青年励志创业推动活动”的契机,联合东方今报连续10天每天至少两个专版进行系统宣传报道,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教育广播等媒体也进行了大规模宣传。
同时,借助“周杰伦、蔡依林郑州助演晚会”,将周杰伦聘为“河南省青年创业形象大使”,借助其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开展“跟着周董学创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宣传基金会的品牌和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基金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二、广泛整合资源,创新募资形式,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实力不断增强
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开辟新的思路,通过探索多种募资形式和渠道,使得自身实力不断加强。
1.开展了阳光保险青年创业扶持项目,探索通过与保险业的合作进行基金会募资。基金会与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共同探索“担保+保险”的服务模式,阳光人寿在基金会名下设立“青年创业阳光保险基金”作为扶持青年创业的专项基金,并首批向基金会捐赠保额10亿元人民币的保险保障。
2.联合有关社会组织及个人,探索通过实物捐赠的形式进行基金会募资。11月1日,基金会联合豫宛工贸联合会,在郑东新区河南艺术馆举办了“盛世礼赞、牛年画牛——张继山画展”。10,000余人参观了画展,基金会首次接收字画等实物形式的捐赠,开辟了社会化募集社会公益资源的新途径。
3.通过企业家直接捐赠募集社会公益资金。在团省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分别向河南泉舜机电有限公司、郑州鑫港混凝土有限公司、河南广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定向募集贴息资金50万元。该批资金的募集,为首批贴息扶持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资金基础,提高了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
4.通过项目合作形式募集社会公益资源。11月15日,基金会联合河南农交所启动了“河南新农商青年创业扶持项目”,共同建立“河南新农商青年创业大道”商业街,并在基金会下设1,000万元“河南新农商青年创业基金”,面向全省选择200户有创业激情、能做大做强,并有志带动家乡农民奔小康的青年农商,给予特别的政策扶持和专项优惠。
5.借助YBC品牌和模式广泛募资。现已和河南黄牛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华泰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河南省昭元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签订捐赠协议,捐赠青年就业创业项目。
6.设立专项基金进行社会募资。联合省委组织部设立“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获得安钢、河南煤化、平煤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公益支持,累计捐赠金额1,300万元。
7.联合河南省青年联合会,设立了河南省青年科技人才“金苗子”评选扶持计划,累计募集社会资金100万元。
8.设立省辖市分支机构募集社会资源。围绕基金会社会募资,结合不同群体青年创业的特点,创造性地联合社会组织建立了“赢基金”、联合平顶山市政府设立了“平顶山青年创业就业基金”,首期募资200万元。
同时,基金会积极发挥优势,探索创新银行金融产品、企业定向扶持、社会大众与创业青年结对帮扶、信用捐赠等多种模式创新募资方式。
截止2014年6月30日,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累计完成社会募资3,288万元(其中: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拨付795万元,社会募集2,493万元)。
三、发挥基金会社会职能,探索推进项目作为,服务扶持全省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1.开展了河南省青年创业第一批项目扶持活动。依托全省各级团组织,并借助青年创业服务体系及担保体系进行了广泛征集,基金会对筛选出的200个项目进行了资助,所扶持项目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34.4岁;所贴息项目覆盖了18个地市的73个县(区),共涉及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地农信社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91个分支机构,贷款金额合计5,589.75万元;基金会对项目进行贴息及直接扶持的资金总额达482,999.68元,并直接带动了3,518人就业。
2.启动实施了“河南省大学生寒门骄子创业扶持计划”项目。该项目以扶持大学生寒门骄子创业为先导,推动我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项目依托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洛阳鑫融基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信用协会将创业者组织起来,担保公司对项目批量审核,银行批量放贷,开拓了“团组织推荐+担保公司审核+银行放贷+基金会贴息”的扶持新模式。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以贴息或直接扶持形式对这批创业项目进行了帮扶,贴息及直接扶持的资金总额已达133,895元。
3.启动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扶持计划”。联合有省委组织部,依托“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基金”,按照“无息直扶、按期返还、爱心传递、滚动发展”的原则,启动开展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扶持项目,支持农村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发展。联合省委组织部,目前该项目已经实施 3年,累计下拨扶持资金871.9943万元,扶持了青年创业项目216个。
4.实施了河南省农村青年、青年科技人才创业服务扶持计划。拨付全省农村青年创业培训专项资金73.8万元,举办专题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300余人;转拨付河南省“金苗子”基金100万元,直接带动千余人创业。
5.实施了“河南青年创业吧”项目。为倡导创业理念,营造创业氛围,搭建创业社会资源对接平台,引导企业家和社会资源,促进青年创业发展。2011年3月,基金会联合社会组织启动实施了“河南青年创业吧”项目,旨在依托高校内及周边、闹市区、高新技术园区、创业(创意)园区、产业集聚区、企业与社会组织集散地、综合性商务区、商务酒店等,建立带有明显标识、具有固定活动场所和规定活动机制的青年创业主题性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帮助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创业者接受创业教育、解读创业政策、推介创业项目、分享商业智慧、提升创业技能。截止目前,高校版“河南青年创业吧”已经落户郑州大学等46所高等院校,社会版“河南青年创业吧”也已累计建立运转62个;郑州、洛阳、鹤壁、漯河、平顶山、开封等6个省辖市项目推广机构已经启动;累计开展集中活动326次,共有1,000余位爱心企业家加盟并现场指导,有180余支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创业项目得到导师扶持,有累计超过3万人受到帮扶;先后建立了网站(www.hnqcb.com)、微博、QQ工作群、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微信账号:hnqncyb)等工作平台;河南省青年创业导师团注册导师525名,河南青年创业就业项目库在库有效项目320个;建立了紧密的媒体合作圈,形成了网络媒体(中原创业网:www.zycy123.com)、平面媒体(河南青年报—创业志、郑州广播电视报—人物)、电视传媒(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创业中原》栏目)等多位一体的创业吧媒体宣传平台;“河南青年创业吧”已经吸引了中国创业咖啡联盟、中国天使投资协会、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河南省创投公司、火炬创投、省文化投资、《创业家》杂志等诸多知名机构关注或合作。
6.支持全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为支持配合全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畅通共青团信息交互渠道,密切团的领导机关和基层组织的联系,推动乡镇共青团组织“桥头堡”建设,促进全省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基金会整合社会资源,完成了“河南共青团工作智能终端”360万元的募资、拨付任务和省联通公司移动业务定制费用24万元。
7.筹备建立“安阳市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2013年10月份,基金会积极发挥支持青年创业的资金平台作用,先后对接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客户二处、光大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筹备建立“安阳市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探索以基金为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安阳中小企业发展,维护安阳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8.启动了“鹤壁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筹备工作。2013年11月份,在鹤壁市政府的支持下,基金会中心联合鹤壁市工信局,启动了“鹤壁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筹备工作,通过资金的杠杆效应和补偿机制,积极支持鹤壁中小企业融资和区域经济发展。
9.承担了“河南青年创业大讲堂”项目。2012年11月15日,第四期“河南青年创业大讲堂”在郑州举办,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教授与全省团干部、青年企业家、创业青年和大学生代表等2,000余人面对面交流,分析经济走势、解读相关政策、探讨就业形势、指导创业实践。此次“河南青年创业大讲堂”得到了河南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所有限公司等赞助支持,突出体现了市场化、社会化、项目化的特色。同时,河南省诚信文化促进会、郑州八方礼仪公司、中国创业成功学院等一大批团体、企业的加盟为“河南青年创业大讲堂”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大讲堂等品牌活动的运作探索了较好的新路。
10.筹备引进YBC项目。为了更好地促进全省青年创业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积极学习引进YBC扶持青年创业的模式,为河南青年创业事业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资源整合大平台。目前,已经与省工商联等单位建立了较好的联系,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就YBC引进与全国项目办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建业、元通纺织城、昭元、新郑奥星、黄牛庄等一批企业已基本确定加盟意向,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四、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服务流程,持续推进基金会科学化、规范化、品牌化管理
为了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事业。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按照“法人地位明确、治理结构完善、筹资渠道广泛、制约机制健全、管理运行科学”的要求,先后制定出台了《秘书长会议制度》、《基金会议事制度》等,规范了基金会的管理行为,使基金会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高效、务实;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约束基金会资金使用行为,为基金会社会公信力的树立提供了保证;建立了基金会《基金管理制度》,规范了基金会资金的捐赠、支出等管理,促进了专项基金定向使用;制定了《贴息资金管理及发放办法》,健全了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确保了贴息资金的及时、足额、科学地发放,加强了贴息资金的管理。另外,基金会还制定了《办公会制度》、《基金会合同、协议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健全了基金会运作的制度、机制、体制。
2013年5月10日,河南省审计厅对基金会社会捐赠资金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在历时一个半月的审查过程中,审计组对基金会各年度社会捐赠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审计结果表明,基金会资金管理严格、使用规范、账目清楚,受到了有关上级监管部门的好评。
五、发挥结转平台作用,承办团中央及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安排的工作
根据工作安排,从2011年开始,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承担了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拨付的“中西部省市县区专项资金”、“中、西部省市青年创业就业专项基金”河南区域159个县(区)的下拨任务,经过前期沟通、协议鉴定收转、资金拨付以及后期跟踪检查等环节,每次均按照要求、流程圆满完成任务。
六、对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加强对全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工作统筹、业务指导,搭建一个工作交流学习的平台,多组织一些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业务交流活动,促进各省市工作发展。
2.建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加强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品牌输出、资源对接,集中中央、省两级基金会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全国青年创业就业事业发展。
3.建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多加强基金会政策研究、业务技能培训、个案研究推广、品牌活动策划和对外交流,为各省市基金会提供政策指导和智库支持。